ABR啟動與顆粒污泥的關系
ABR 的啟動與顆粒污泥形成特征
ABR 反應器的啟動過程和顆粒污泥培養技術特征.試驗得出低負荷是ABR反應器成功啟動的關鍵.水流特性、適宜菌群、水力負荷、適宜堿度等是顆粒污泥形成的重要條件.有機負荷為0.85 kg(COD)/(m3*d)到1.50 kg(COD)/(m3*d),水力負荷是0.198 m2/(m3*h),出水堿度控制在CaCO 3 500 mg/L以上,運行60 d左右能實現穩定的啟動,并培養出顆粒污泥.ABR各隔室條件不同,形成污泥形狀不同,但不同顆粒污泥基本都有絲狀菌、桿菌為核心菌連接成網絡,吸附基質及其它惰性物質組成,顆粒污泥內豐富的空穴為物質遷移和微生物降解提供了條件.
ABR 成熟顆粒污泥的分形特征與尺度效應
建立了基于SEM照片研究ABR成熟顆粒污泥分形特征的操作程序,采用Photoshop、Newscan和Fips程序對該圖形進行處理和分形維數計算.顆粒污泥的計盒維數值處于1.85以上,第3格室和第5格室形成的顆粒污泥較為致密.不同格室顆粒污泥邊界的計盒維數的值在1.10左右,表明它們的邊界或表面是不規則的,而且第1格室和第5格室形成的顆粒污泥的表面不規則程度高一些.顆粒污泥邊界的圓規維數計算結果也表明其表面是不規則的,而且每一個顆粒污泥都存在2個分形維數的尺度區間,有的區間跨度達一個數量級.另外,不同的計算維數的方法會導致結果的差異.建立不同尺度域下的分形維數與顆粒污泥的組成、結構及物化特征的關系將具有重要意義.
ABR中厭氧顆粒污泥的微生物學特性
了解厭氧折流板反應器(ABR)內厭氧顆粒污泥的微生態結構對于顆粒污泥的培養具有指導意義,為此對ABR各隔室中厭氧顆粒污泥的微生物組成進行掃描電鏡觀察,并測定了其在不同基質中的比產甲烷活性和輔酶F420的含量.結果表明,ABR各隔室顆粒污泥的微生物組成差異較大,1#隔室顆粒污泥表面以產酸菌為主,內部以產甲烷桿菌為主,2#、3#隔室的顆粒污泥中沒有明顯的優勢菌,菌群多樣復雜,4#隔室顆粒污泥中的優勢菌是索氏甲烷菌;1#隔室顆粒污泥利用葡萄糖、乙酸的產甲烷活性較低,利用丙酸的產甲烷活性最高,2#、3#、4#隔室顆粒污泥利用葡萄糖、乙酸的產甲烷活性較高,利用丙酸的產甲烷活性較低.ABR中顆粒污泥的輔酶F420沿隔室逐漸升高,與產甲烷活性的變化一致,也就是說F420可以反映顆粒污泥的產甲烷活性.